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始终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之心

 

   午后2点,一个中年人走出中山医院14楼门诊室,匆匆赶赴机场。阳光映照下,他的身影高大、步伐坚实。

  他是樊嘉,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共产党员。由他领衔的肝外科团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除此之外,更多病人认识他,是从一位“好医生”开始。

  什么是“一位好医生”?樊嘉给出的答案是:认真执着、热爱事业、尊重生命、永远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在此我们记录下他的人生故事,希望对每一个岗位上工作的人有所启示。

  

永远都要留下希望

 

这里是人生况味最激烈起伏的地方。走进来的人,生命里再悲壮的重疴也不过如此;从这里走出去时,人生似乎又打开一扇窗,光芒透进来,你不由自主地想再奋力一搏。

对一个好医生来说,救人甚于治病。他不仅仅用一双厚实的手来解除病痛,还用一颗悲悯之心给人以温暖,这是一味更珍贵的心灵良药。

  

面对病人再累也要耐心

 

  “为什么开好刀都一个月了,还是站不直?”“这到底是哪一期的?”“手术成功率多少?失败概率呢?”“是不是吃了这药就能解决问题?”“手术以后多久要做一次检查?”

……不一样的病人,差不多的疑问,周而复始。每周四上午的专家门诊,坐在椅子上的樊嘉仿佛陷入一场无法谢幕的舞台剧,一群又一群病人和家属来来往往。他用手撑住头,脸色疲倦,声音始终温和。

  他奋力从包围圈中站起来,搀住“开完刀一个月还站不直”的八旬老太太,“把脚跨出来,没关系,摔不了。”第一次不成功。他拿起术后复查片子再仔细看,没有任何问题。再次站起来,“来,把腰挺起来,对,就这样,保证没事。”几番询问,老人家属终于道出了“一直站不直”的原因:自打手术出院后,老人一直坐在轮椅上进出,没有行走过。

  这不是手术的问题,问诊可以结束了。但樊嘉第三次站起身,“看看,就这样练习走步,每天坚持,我保证,老太太你以后比他们谁都壮。回家好好恢复,要有信心,不行再来找我。”

  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病人们说,樊医生看病既快又慢,下诊断时“快而果断”,解除疑虑时不厌其烦。“一天门诊看下来,过了11点就会有体力透支的感觉,但不能因为累了就失去耐心。这是当医生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樊嘉在给助手上课时不断强调这一点。

  

同情来自心底的理解

 

  越到门诊的后半段,“难缠”的病人越多,因为等候时间较长会让病人失去耐心。近午饭的时间,“麻烦”又来了。从倾诉母亲病灶部位的疼痛、心理上的痛苦,到反复质疑每一种治疗方案,神情焦虑的女孩已经“缠”了樊嘉整整15分钟,甚至其他病人纷纷无法忍受,开始焦虑地打探。可樊嘉依然不怒不躁,他叫来了自己的研究生,“到边上坐下先休息会儿,所有问题,先让他详细回答你,等看完门诊,咱们再谈。”

  为什么要给“麻烦”的病人开小灶?“因为,这个女孩的心理已经接近崩溃。”樊嘉说,察言观色是看诊的第一项基本功。“她话很多,不停地同义反复,说明内心极度紧张不安,这个时候,医生要用心去抚慰。”在观察病人方面,樊嘉有点小得意,“来个病人,不用说话,看神色气质衣着,我就可以判断他来自哪个省份,大概什么情况,八九不离十。”观察要细致,处理要细腻,这是助手史颖弘常年跟随樊嘉门诊后总结的心得,什么病人要安慰,什么病人要郑重提醒,什么病人治心重于救人,樊医生一目了然。

  医生的一颗心要掰成多少瓣,怎么做到对每个病人都用心?樊嘉的回答是,“如果你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痛苦,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很多年前,老师余业勤教授身患重病时,樊嘉陪伴病榻之侧,眼见插了胃管的老师那种无以名状的痛苦,他说,“看再多教科书,也没有办法真正了解插胃管的痛。”是老师让他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病人拒绝插管。以后,再碰到病人对插管的医嘱说“不”时,樊嘉就会琢磨,有没有替代治疗,怎么减轻痛苦。“想象一下病人是你朋友、亲属,就不难理解他们的焦灼烦躁了。”

  

体验病痛更要读懂感情

  

理解,有时是体验病痛,也有时,需要读懂感情。

  很多病人评价,樊医生一身正气、清明廉洁,在他眼里,病人没有贫贱富贵之分。可是在门诊,记者却有些疑虑地看着他当众收下一份“礼物”。这是一个来自农村、衣着和神情都有些窘迫的父亲,带着一份儿子的检查报告单,诊断显示,肿瘤从肝脏转移到了肺。诊室里有一刻陷入沉默中。“不要急,我们抓紧时间治疗,你儿子还是很有希望的。”沉吟半响后樊嘉告诉老人。

  一双苍老的手颤颤巍巍递上一包用马甲袋裹住的茶叶,老人用眼神哀求着:“我们没什么东西……”樊嘉把东西推了回去,老人又推上来;再推回去,复而推上来。他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握住茶叶包,“谢谢了,快去办住院手续,我们抓紧时间吧,放心!”

  为什么收礼?樊嘉说,别人送钱或者礼物一定不能收,但这份茶叶里有来自一个父亲的沉甸甸情感,一次简单的拒绝或许意味着一个老人希望的破灭。

  

让病人有尊严充满希望

  

上午1045分,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女子闯了进来,“樊教授,我们是东北来的,赶了一夜的路……”正在写病历的史颖弘医生一脸犯难:“今天已经挂了快60号了,下午樊医生还要赶飞机去卫生部开会。”“可是……”女子神色憔悴,局促不安。

  “给她加号!”樊嘉的声音毫不迟疑。女子拿起纸条往门外奔。樊嘉抬起头来,“慢点,不用急,挂号挂到11点半,来得及看……”

  “樊医生门诊最好挂号了,什么时候来都给我们加号。”等候在门外的南汇病人朱先生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来看樊嘉门诊时,因为路途远时间没算准,到医院已经10点,加了一个76号,他记得那天门诊一直看到下午近两点。朱先生现在是樊嘉的老病人,在他的印象中,樊医生从来不对病人限号。

  不限号,意味着医生不能准时下门诊,意味着其他工作要推迟,意味着下班时间成了个问号。“我要求专家门诊能不限号就不限,11点半以前病人都可以挂到号。”樊嘉的理由是,有60%70%的病人是从外地赶来的,有的提前一周就到了,有的半夜来排队,有的一家子一起过来,光住宿费用就很可观。如果半天限制只看20个号,那就意味着病人要等医生,也许病情就会因此被耽搁。

  付出,是为了永远让病人充满希望,即使在生命最后时刻也要给予希望。樊嘉说,“有这点希望就能与疾病作斗争,一天,两天,三天,尽量维持有质量的生存,活得有尊严。”

  让病人有尊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命题?在助手杨欣荣医生眼中,老师可以“样样事情亲力亲为”。例如门诊病人马博,胆囊多发性息肉导致胆管被堵住,不能手术,她找樊医生其实找错了人。樊嘉给她写了纸条签了名,介绍去做介入放支架,但病人不干,她眼里写满了惶恐。请理解此时病人的这种心情,因为很多人有过被医生推来推去的经历。这时樊嘉一句话让她释然了:“你先休息,等我结束陪你过去。”

  

一张病历卡也不能漏

 

  1315分,病人渐次散去,一天的门诊终于可以画上句号了,在赶四点的飞机前,樊嘉还有一点时间去食堂吃个饭。

  等等,怎么还有一张病历卡?细心的樊嘉突然发现,好像还漏了一个。史医生出门叫病人的名字,半响无人应答。

  “大概走掉了,你先去吃饭吧。”樊嘉掏出饼干狼吞虎咽着,一面大口喝水。“我就在这里抓紧时间吃,病人肯定马上就来。”史医生知道,老师有等候病人的习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一回,有个病人托朋友来挂号,自己还在路上没赶到,樊嘉愣是等了20多分钟。病人要是不来,他的工作是不会画句号的。很多时候,他走出这间中山医院最忙的诊室后直奔机场,连午餐也顾不得。杨欣荣医生告诉记者,有时候实在来不及,他直接把病人带到办公室去看。

  快到1330分时,一个满头大汗的中年人奔了进来,“对不起,对不起,我听护士说要两点以后才能轮到,就先回旅馆休息了。”看着病人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樊嘉说:“你别急,先坐下歇歇。”声音有些疲惫。整整一上午,他始终平和地跟每一个病人解释病情,几乎没有停顿过。而现在,他自己真的累了。

  

顽症治愈,也舍不得离开

 

  医生要善待病人,更要尽其所能让病人得以治疗。

  医生和病人之间,也可以成为伙伴、朋友或是亲人。

比家属想得还周到

 

  在中山医院,有着100多位忠实“樊粉”,这些人中有幼儿园小朋友、年逾古稀的老人、重返岗位的白领,重返校园的研究生等。他们都曾是樊嘉的病人,即便顽症治愈,也舍不得离开这位医生,自发成立起了联谊会。

  樊嘉靠得什么“魔法”,让病人把他镌刻在心?

  “很多人只是把职业做成‘<’或是‘=’号,而樊嘉却把医生做成了‘>’号。”“樊粉”组织者、中山医院首名肝移植患者徐余宝认为:他为病人想的,比家属还周到。

  未进门前找人“打招呼”,进了门后拉关系“塞红包”,想尽一切办法的背后,掩盖不住一种病人对医生的惶恐。但是,走出中山医院的青岛市患者李维国给市委书记俞正声写去了一封“表扬信”,他心悦诚服地表示,“在此看病,一不需要请吃,二不需要打点,三不需要跑关系。一身轻松来看病,心悦诚服把家还。”在李维国眼中,樊嘉和他的团队“视病人如亲人,热情关怀,用心服务,坚持领导和群众一个样,外地与本地的一个样,生人与熟人一个样,城市与农村的一个样。”

  轻松,是樊嘉病人的一种普遍感受。这些身患重症,有着极大思想包袱的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医生甚至考虑得比他们自己还周到。

  “有人私下里问我,妹子你是不是樊嘉医生的亲戚啊,否则他怎么这么照顾你呢?”肝移植患者于景梅很是得意。樊嘉的私人手机,她可以随时拨通,还常常问一些小事———做好手术能不能上班?能不能结婚生小孩?能不能吃巧克力冰激凌?

  而樊嘉有问必答,有时因为实在太忙没法接,漏了的电话也会重新回电。不少“樊粉”告诉记者,他们都如同小梅那样“问了不少稀奇古怪的问题。”

  “有些医生也许就不耐烦了,就算不发火,肯定也会旁敲侧击———别想那么多,听医生的。”徐余宝感叹道,可樊嘉总能平和亲切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在深夜和清晨。

  

他是哥哥、叔叔或好朋友

 

  在医院里,只有医生和患者两种身份吗?

  “樊粉”对于樊嘉有着很多称呼,他是“哥哥”、“叔叔”或者“好朋友”。

  安徽农村来的7岁小男孩李文成查出患有肝豆状核变性,出现了肝硬化、肝腹水,要治愈,只能肝脏移植。

  然而,手术前后,给他抽腹水、打针、拆线、拔管子,小成成就在病房里拼命哭喊,连父母都没招了。樊嘉走了过来,做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坐在小成成床边,表情丰富地讲起了故事。孩子慢慢停止哭泣,恢复了情绪。

  如今,李文成已经回到学校,还当上了班长,3个月到医院做一次例行检查,每次来都非常快活,就像回到了自己家。在他心里,始终不能忘记那幅画面:白色的病床边,这位穿着白大褂的“叔叔”曾如此温柔。

  成为中山医院首例亲体移植的鞠永平,始终忘不了那个生日蛋糕。还记着,在30多位到场“樊粉”的祝福歌声中,他吹灭了生日蛋糕上的“2“字形蜡烛,陪在一旁的樊嘉笑得那么灿烂。这个“2”,代表着2岁,寓意着肝移植手术成功的2周年。在“樊粉”中,每个人的“年龄”都是以手术成功后的存活时间来计算。“重生”,来自樊嘉。

  “从不认识到认识,到相知,他没有忘记每一个病人,他是真正的朋友。”鞠永平感叹,让他没想到的是,樊嘉会和“樊粉”一起为他举办这场生日宴会,这令他品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于景梅至今还保留这一个红包,这是樊嘉给她的结婚礼物。

  “当初住院时,樊医生就打趣道,你要是病好了,结婚可别忘记请我。”于景梅摩挲着袋子,百感交集,“当时以为他开玩笑,没想到自己结婚时,樊医生还真托人带来了礼物。”

 “从来都是听说病人给医生送红包,哪有这种倒过来的事情?”于景梅只能感叹,自己遇上了一位“好大哥”。“大哥”还亲自去医院后勤部门“托关系”,想帮她介绍一份开电梯的工作。

  

再穷也要给他们最好的治疗

 

  做好一个医生,是否只需要将病人从生死线上拉回那么简单?

  “时时刻刻,他总在想,还能为病人做些什么?”不少“樊粉”表示,作肝移植手术,开销惊人,不少樊嘉的病人都来自农村或是贫困家庭。

  金山女孩晨晨虽然已是花季少女,半岁时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性肝糖原累积症,从6个月嗷嗷待哺开始,晨晨的生活就与医院脱不了干系。因为有严重的空腹低血糖,生长发育非常缓慢,从56岁起,晨晨的身体就像被施了“魔法”,体型永远定格在这一年龄段。

  唯一能拯救的方法就是肝移植。诊断让绝望的一家人看到了希望。而医疗费用成为横在这个普通家庭面前的难关,爸妈一咬牙,瞒着老人卖掉了唯一值钱的房子。从事装修的父亲远赴外地接活,母亲也去单位申请补助,晨晨所在的学校发起募捐……这一切,都被樊嘉看在眼里。术后,晨晨意外地收到一笔万元爱心捐款,一打听才发现,原来是樊嘉把评上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奖金委托工会悉数捐给她,还千叮咛万嘱咐,悄悄转交就可以了,千万别声张。

  “他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尽到了一个医生力所能及的事。”晨晨爸爸收到巨额捐款很意外,“这完全超越了职责。”

  于景梅也是感同身受。这位农村姑娘当时带了家中所有现金———1600元来看病,结果连住院押金都不够。“治病要紧,别的以后再说。”樊嘉得知后想方设法,解决了她的实际困难。

 

发布时间 201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