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1+1”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工党支部“创先争优”主题活动案例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是服务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理论的教学研究机构,自身拥有完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基础。如何发挥良好的学科优势和理论资源,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途径,是社科部教工党支部一直思索的问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支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双结对制度,采取“教师支部和学生支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双结合”的“1+1”模式,整合基层党建资源,加强对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思想引导,将主流价值观不仅在课堂内传播,更在课堂外不断加以延伸、拓展。
一、党建活动主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
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是社科部党支部 “1+1”共建的主题活动,也是坚持了多年的品牌活动。支部通过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党的建设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教学既党建,党建既教学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开展“主题化”实践活动,传播党的理论.通过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共同开展理论学习和体会交流的活动,将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共同纳入到同一理论主题的学习与研究中,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今年5月中旬支部以建党90周年为主题,依托支部共建,举办了“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通过主题演讲、专家讲座、学生文艺演出、电影观摩、校外实践等活动,共同促进,共同成长。截至目前,在教师党员指导下,主题活动结集整理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学生征文集锦共4卷,学生受益良多。
二、党建活动社团化:红色经典研习社
支部依托基层党建“1+1”的共建平台,创建了“红色经典研习社”。社团以论坛和沙龙为主要理论学习形式,以校外结对和实地考察作为补充,定期举办主题演讲、理论征文、出版社刊等活动,促进结对双方的互动交流,推动基层党建长效化建设。在社团中教师与学生都以党员的身份,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社团化促进了基层党建“1+1”模式从“分”到“合”的良好转型。
三、党建活动实践化:实践学习小组
在基层党建“1+1”模式创建中,教师党员结合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组织学生成立实践学习小组,作为日常理论研习的基本单位,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挑选出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系科的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开展学术理论讲座、课外实地考察、专家答疑解惑、与老党员面对面、内部研讨会、报告宣传会等系列活动,使党员从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锻炼党性,坚定信念,真正实现对党的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社科部坚持“服务学生思想进步”的基本宗旨,紧密围绕支部建设基础工作,积极探索的基层党建“1+1”模式,围绕“学习”和“实践”这两个关键环节将教师支部和学生支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融洽了师生关系,实现了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也让党员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政课教学也获得了1+1>2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