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260

品何端方 直挺脊梁 志何刚强

——记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何刚强

 

  何刚强,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系主任、全国翻译硕士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在入党40余年、从教近30年时间中,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岗位一线,恪守师责、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即使身患癌症近十载,依然心系学子、坚守讲台。他牢记党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关心身边师生的生活与学习,想法设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用真情和仁心诠释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用生命的坚毅与刚强展示了共产党员不屈不挠的崇高风范,用一点一滴的付出与奉献实践着创先争优。今年9月,何刚强老师被评为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创先争优•师德标兵”的光荣称号。

 

  勇斗病魔,坚守讲台。在近30年的教师生涯中,何刚强老师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毕生追求的事业,他常说:“工作不是为谋稻梁,也不仅是履行自己的专业职能,而是自己的一项终身使命”。2001年底,何刚强老师被诊断为胃癌中后期,那时他正主持《中华汉英大词典》编写工作。即使身患重症,历经两次重大手术,何刚强老师住院时仍心系学生,坚持为学生批改作业;遇上学生探望时,他抓紧时间给予指导;在家休养时,他通过电话指导学生,常常因为专心解答学生疑惑,而把家中煎的中药烧焦。出院后不久,何刚强老师不顾医生要其卧床休养的告诫,重回讲台。因身体虚弱,他上课时总是大汗淋漓,因此替换的衣衫成为他包中的常备之物。

 

  牢记使命,敬业奉献。何刚强老师热爱育人,倾情教学,他坚持每学期开设多门课程,由他主讲的“翻译理论与策略”被评为2010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何刚强老师把自己全部心力和时间都倾注在教书育人上,他深知为国家培养优秀翻译人才的重要意义,不断总结探索教学方法,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读原著、善思辩、厚基础、望前沿、勤笔耕”的治学方针。他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和写作,其博士生一学期每人要写多达7篇文章,对每一篇文章,他都会精心批改,并与学生认真讨论。他坚持开办“餐桌讨论会”,与学生共进午餐,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交流解答学术问题并征询教学意见。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与演讲能力,何老师还主动担任学校学生英语辩论队教练,他还倡议发起了“优萌杯”翻译竞赛,现已成功举办五届。

 

  勇于创新,甘为人梯。2004年秋,尚在癌症康复阶段的何刚强老师受著名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英汉大词典》主编、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前院长陆谷孙教授的重托,负责筹建翻译系(专业)。何老师不顾病体,勇挑重担,在此后7年间,为翻译系的建立和发展殚精竭虑。他提出翻译专业建设的新理念及课程规划的新设想,使得复旦大学的本科翻译专业建设与翻译硕士专业教育工作均走在全国试点院校的前列,他领衔的项目“锐意开拓、追求卓越:复旦大学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创新探索”获得2009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一名老党员,何老师淡薄名利,甘为人梯,为培养一批批优秀的翻译专业青年教师辛勤努力着。他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申请研究项目经费,带领他们编写翻译专业系列教材,并始终坚持把青年教师排为第一作者,外文学院一位青年教师曾感动地说:“何老师强撑病体,利用节假日时间,一字一句修改我们的书稿,他的关心和爱护温暖着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的心”。

 

  何刚强老师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在教师的岗位上全身心地教书育人、著书撰文,是我最大的幸福”。今年教师节前夕,他的学生特意送上“不同流兮,品何端方;纵时穷兮,直挺脊梁;真君子兮,志何刚强”的诗句形容他的高尚师德。

 

 

 

发布时间 20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