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之五

 

承前启后 勇于创新

——记化学系范康年教授

  

范康年: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1943129日生。1965年毕业于复旦,同年入党,留校任助教。19965-20036月任复旦大学化学系系主任。现任世界理论化学家联合会(WATOC)理事、国家教委化学教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复旦养育 茁壮成长

    1960年范康年走进了复旦,开始与复旦的漫长情缘。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范教授从1978年开始新的教学科研的生涯,1978-1980年再度赴吉林大学师进修。1980年开始本科生教学生涯,和学生有比较多的沟通,颇让学生喜欢。范教授认为,一方面刚从吉林大学进修回来对《结构化学》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另一方面作为年轻的教师,本身就有优势,有机会发挥特长,与同学的关系相处得好。

    回忆起当年备课的场景,他还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只有录音机,他上课前总要把自己课堂上讲的东西,先录下来,自己听,找到的不足之处或不清楚的地方,做到了然于心。上课时,他从来不用讲稿,完全把知识运行于脑海中。不仅如此,即使是很复杂的方程式,他也要自己推导,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教学改革 勇于创新

    范教授认为基础课教学改革最重要是要有创新,并符合学科的发展的规律。以他所带领的团队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物理化学》为例,可以看到我们教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早期的物理化学,主要讲授宏观内容——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 60年代后期开设微观的物理化学,开始称为“结构化学”。这两部分教师又处于不同的教研室,大家有各自重视的方向,无法融合这两者。国内许多学校都处于这样的矛盾状态。幸运的是在复旦化学系,教宏观物理化学的教授是邓景发院士,范老师则是讲微观物理化学。邓院士和他是师生关系,学术观点比较一致,就将两者结合起来,1991年共同出版了教材。2005年再版了“以微观原理引导、宏观与微观结合”新《物理化学》教材,这门课程2007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还有一门课程《谱学导论》的创建过程也倾注了他许多心血。八十年代恢复高等教育以后,许多基础课都注意到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微观知识的发展。化学四大基础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都从不同角度增加了这方面内容。不同的教研组之间缺少交流,课程内容重复,都不深入和系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当时国内化学教学界都认为单独开设《谱学导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出路,但四门课分属四个教研组,不好融合,在实现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阻力。1996年范教授出任化学系的系主任,亲自组织教学,从1997年开始到2000年终于形成了复旦首推的化学类基础课程《谱学导论》及全部讲义2001年出版了正式教材。此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5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教书育人 承前启后

    范教授十分重视教学上后备人才的培养,他领导的“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在培养年轻教师方面,范教授有自成体系的培养方式,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新人着想。首先让他们在科研上站稳脚跟,候选人必须在科研上有稳定的方向,有国家级项目,有学生,发表了高质量的文章。其次进一步了解他的各方面能力。达到上面要求才把他们吸收入教学团队。开始让他们听课并完成相应的习题,选出他们最擅长的部分,先尝试讲1~2个章节,这样既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也不会因为备课任务太重而影响到其质量。备好课后给团队教师上一次课,大家一起谈论。范教授说切忌把课程一股脑儿就扔给新人,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新教师开始讲课时,他亲自督导,听课。这样帮助年轻的教授很快,四到五年就接收了整个课程,能独立讲好一门课。

    1996年到2003年范教授当化学系主任整七年,这期间教师队伍青黄不接。但化学系在他带领的班子努力下,度过了这段人才交替的困难时期,引进了不少优秀人才,如赵东元、杨芃原、陈芬儿、贺鹤勇、金国新等。他亲力亲为,帮他们在复旦扎根、开花、结果。

    2003年卸任之后,他集中更多精力做科研和教学。这8年中,他主持并主讲的两门基础课程都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得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先后培养了28名博士和7名硕士。他2006年获得国家级名师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所领导的表面化学实验室也在2009年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文/黄增金

 

 

发布时间 201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