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之四
用“心”看病——专访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院士
王正敏:“医生是一个压力大,风险高的职业,手术的事很难百分之百保证,但应该做好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得完美。做医生有幸福的一面,也有受委屈的一面,它本身就是这么一个职业。虽是有喜有忧,但喜远远多于忧。”
在约定的采访时间,他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身穿白大褂,脸带祥和的微笑。从事听觉医学和耳神经—颅底显微外科已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王正敏教授,是我国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国际颅底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喉鼻科医院著名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王正敏教授一直站在临床一线。他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和上海市劳模等荣誉奖项;在从医的漫长岁月里,他一直“用心看病”、恪守医德,至今已五十余年。他还是一名老党员,有着与其“医龄”几乎同样长的“党龄”。
回忆五十年党龄,“随时服从党的需要”
王正敏教授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在这个医院”,他微笑着说,当时入党和现在入党还是有点区别,要有随时服从党的需要的思想准备。当年的时代背景和国家需求与今日有很大差别,单位随时会有突发任务,例如上山下乡、调动工作地区、改变工作岗位等等,而作为党员要无条件地服从和坚决执行,“作为党员这个意识是很明确的”,“随时准备接受党的号召!”因此,当时要求入党的年轻人都想着能为新中国多作贡献,更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年轻的王正敏所想所做也不例外。
王教授回忆道,他年轻时,革命英雄教育深入人心。他曾酷爱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好多句子当年都背得滚瓜烂熟,也曾无限向往英勇无畏的“保尔柯察金”。后来,学校要他作为大队长,带领从各临床医院调集来的50多位医师组成医疗队到江西巡回医疗,他毫无怨言接受任务,带着医疗队伍深入到江西老区。在这一年中,他为贫下中农,革命军人和其他群众大大小小完成了近千例手术。王教授说,“那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
这种为党为国的思想也渗透到他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当时没有评奖一说,最多是领导口头表扬和胸前佩戴红花。“不仅没有私心,更多时候是让。如加工资啦,房子分配啦,群众比你更需要,所以让就让吧。”王教授淡淡地说。
1982年从瑞士苏黎世大学留学回国时,他的导师Fisch教授曾欲赠给他两万瑞士法郎。但王教授说这些钱带回去不能帮助工作,而他最需要器械设备。最后老师赠送了他许多先进医疗器械,远超二万瑞士法郎。王教授把这些珍贵的礼物携带回国,全数交给了医院。
“随时服从党的需要”,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已潜移默化为王教授日常生活里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用心看病”,“大医生也要做好小手术”
颅底这块脑部和五官相接的地方,不仅血管非常密集,还有视神经、面神经等十二对颅神经,手术几乎都需在显微镜下进行,稍有差池,就会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这样的“地带”,当年脑外科医生和五官科医生都不敢轻易触碰。颅底手术,曾是不少外科医生的“禁区”。1982年,从瑞士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的王正敏开创了中国首例侧颅底手术,从此愈来愈深地钻研下去。
王教授常说:“钻研医术是一个医生的终生使命”,“对医生而言,天大的事,也大不过治病救人”。而患者们听到“王正敏”三个字,就意味着放心,他们甚至说,“让王医生做手术是一种享受,一种福气”。近30年来他完成了五千多例手术,“小”的如耳硬化激光镫骨手术,“常见”的如中耳炎功能性根治,“大”的如贯通颅内外的颅底肿瘤的摘除,“神奇”的如面瘫、聋残的神经功能重建等。至今,他在国内首创的耳和颅底手术死亡率为0;意外的神经并发症小于0.1%,成功率达到世界前列。
王正敏做医生的座右铭是用“心”看病。一是说要“用”心,仔细认真严谨,另一个意思是要用“心”去体谅病人。王教授认为手术不论大小,“大小手术都很重要,我常跟人说,大医生也要做小手术,并且要把小手术做好。小手术做不好怎么能做好大手术呢。对病人来讲,大小手术都同等重要。”
王教授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人工耳蜗,当时国外也刚起步。对于已至花甲之年的他,最大的挑战是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科学领域——言语信息科学学习与研究。苦战八年,他带领研究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数字化可编程人工耳蜗。王正敏教授认为这一成果属于公家产权,应由公家实施技术转让。
如今上海第一家人工耳蜗生产厂家已拿到了王正敏团队研究的人工耳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注册证书,可以投入生产了。两年前,刚接受技术转让的厂家初次申报国家要求批准生产人工耳蜗,王正敏认为生产条件不够成熟,亲自写信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否决了这项提议。他认为临床试验虽获成功,但试验人数应达到更多数量,不宜急躁。“实验允许失败,但一旦成为成品(产品),到市场上广泛使用,那必须有很大安全保证。”
教书育人,“相信年轻人会上去”
王教授还孜孜不倦地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耳鼻喉科领域学有所成的年轻接班人。
王教授说,医生不是简单的“开刀匠”,每次手术都需要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临床治疗是和理论研究密不可分的。著书立说,是通过临床手术的经验总结,结合理论的思考,从而产生出一些重要的结论。2004年,王正敏出版了他个人执笔、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的《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
王教授一般每年带一两个博士生,注重鼓励学生们的自主创新和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学生正实现着他已经瞄准的国际科学前沿的设想:人工耳蜗的优化、预防中耳炎的疫苗、虚拟耳和虚拟颅底技术、遗传性聋分子生物学诊断、内耳干细胞植入和聋的基因治疗及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我国耳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方案、老年性聋的临床研究等。
王正敏教授尤为希望学生们能把用“心”看病这个他一直恪守的从医原则传承下去。这些非关“医术”的“医德”,通过王教授的言传身教,一直影响着一届届他教导过的学生。文/汪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