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院学生党总支举办
“明法厚德”国家宪法日主题学习沙龙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当天中午,哲学学院学生党总支在光华西主楼2401报告厅举办“明法厚德”主题沙龙,邀请法学院宪法行政法专业的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洪涛同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的2014级博士研究生汪功伟同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的2014级硕士研究生刘昊同学从“宪法序言及正文条款”、“溯源契约理论的价值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法治观念”三个角度展开学习讨论。“明法厚德”主题沙龙旨在通过现行宪法原文、西方契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等多重视角引发学生们对于“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解认同。学习活动由哲学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盛情老师主持。学院学生党总支全体成员,辅导员老师,哲学学院部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活动。
当天,“复旦哲院学生”公众微信号推送了8篇国家宪法日相关主题内容,其中“精选 | 世界各国宪法的第一条(转载)”单条阅读量在16小时内超过2000次。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的、来自法学院宪法行政法专业的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洪涛同学围绕着宪法序言及正文条款进行了专业性强同时又非常风趣幽默的解读。宪法的内容、制定和修改程序明确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效力。学习宪法典的序言、总纲以及宪法典的正文条款帮助到场同学更好地理解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国家原则。
哲学学院外国哲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汪功伟同学的主讲题目是“溯源契约理论的价值基础”。他选取了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霍布斯《利维坦》、洛克《政府论》、菲尔默《父权论》和卢梭《社会契约论》等经典哲学文本,从“社会转型”背景出发,在哲学意义上探究契约概念,法律作为生活在共同体中的人们统一的行为规范,蕴含着统一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的自由就体现在国家通过法律保护每个人的权利,而每个人的行为规范都需合乎法律所趋向的价值基础。
哲学学院中国哲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刘昊同学的主讲题目是“回顾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法治观念”。他从《说文解字》中的“灋”字开始,以形会意,用直观的方式展现了“法”的丰富内涵:平之如水不偏私;以赏罚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先秦诸子论“法”经典中,古人将“法”的功能比拟为绳墨、规矩、权衡……形象的表达背后是律法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严谨性和重要地位。在“儒法之辨”部分,德治与法治观念的发展深化了同学们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