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之二  

 

10厘米的世界读书做事育人

——记08级哲学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傅锡洪 

  

傅锡洪   复旦大学中国哲学专业09级硕士生,同时兼任哲学学院08级本科生辅导员,20055月入党,曾获一等奖学金(两次)、光华自立奖特等奖和十佳辅导员称号,所带班级以最高票获得学院优秀集体的称号。

 

        发短信时必须把手机凑到右眼跟前,读书写字时低头伏案几乎快要贴着书本,看电脑文档时需要把字号调得很大……在傅锡洪的色彩世界里,这10厘米的距离是他得以看清楚事物的边界。

    由于先天的左眼球萎缩导致全盲和右眼接近4000度的近视,他做任何事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这丝毫没有让他变得消沉或甘于平庸。“我们早就感觉不到他视力上有问题了,说心里话,能在大学碰到这样一个辅导员是我们的幸运。”08哲学的康宇说。

    傅锡洪相信,“只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你完全能把不幸化为优势。”

    “有痛苦可以受”也是人生的意义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傅锡洪最热爱的事情——读书,需要耗费他大量的眼力。从小学开始,他就是靠“听”课和自学课本来完成学业的,因为即便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他也无法看清老师的板书。他在课后更加勤奋地阅读课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学习的窍门,从初中开始就没有跌出过班级前三名,本科毕业时更是以排名第一的成绩直升研究生。“只要有书可以读,我就能自学。”

    在傅锡洪的导师吴震教授眼中,“小傅是一位为人诚实、学习认真、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走进傅锡洪的辅导员寝室,摆满了四个书桌和书架的书有上千本,从哲学、文学、历史到经济学、社会学,俨然一个小图书馆。书桌上还有一摞摞A4大小的扩印书,“这是我特地去复印的,字号变大了对我来说更容易看一些。”他给自己的藏书编了电子版目录,可以精确地查到每一本书的位置。

    傅锡洪在完成自己课程学习之余,还旁听许多其他专业以及本科生的众多课程。他曾赴台湾参加“青年儒学培训营”,是提问最多的学生。在最后一场讲座中,老师开玩笑说:“你不要给我提那么难的问题哈。”

    在傅锡洪看来,外部困难都不可怕,骑车时如果看不清前面的路,就不妨跟着前一辆自行车,远处的信息看不清就早早地把它们烂熟于心。诚如傅佩荣教授所言“有痛苦可以受,也是人生的意义。”对于自己以后的路,傅锡洪谦虚地说“现在想认真做学术,至于能不能走成,先拼命努力吧。”

    把学生当做“君子”来培养

    傅锡洪坚持“要把学生当做君子来培养”,向学生倡导自我教育与自我养成的观念,让自律、理性、良知和宽容的品质,在大家身上由内而外地生发、展现出来。

    学生们经常会到辅导员寝室去请教,不仅得到解答,还顺便借几本参考书。“傅导真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一次我选修了《世界文明史通论》,非哲学类的问题他竟然也知道答案。”学生杨平康打心底里佩服和感谢辅导员,“我成绩不好,傅导为了督促我考试前不打游戏好好看书,特地把我叫到他寝室复习,看到他在旁边认真地看书,我也能特别安心地学习。”

    世博会期间,傅锡洪成为一名园区内的“小白菜”,同时作为哲学学院的分团委书记,他负责哲院世博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还担任世博中心应急机动小组的小组长。哲院园区志愿者的团队口号“我是小白菜,我思故我在”、“海宝点睛”的创意活动和世博纪念册《哲愿》,都是哲院世博志愿者工作的特色成果,背后都离不开傅锡洪的指导和鼓励。他说这是一个自由、开放和安全的舞台,就应当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兼顾班级工作和学习,傅锡洪几乎每天要忙到一两点才能睡觉,他班上的学生尹倩说:“在他的词典里没有休息这个概念,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去年寒假他交给我一个整理支教论坛资料的任务,我从回家的第一天到正月初三,每天都能收到他的邮件。当时还有点恼火,因为自己想休息了,但又不敢耽搁。他对我们真的很好,经常走寝,经常找我们谈心,关心我们的学业和长远发展。”曹齐是班上的生活委员,“傅导身上的韧性让人敬佩,他能推动自己不断前进并尽力推动身边的人。他总是把同学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给自己最好的教育

    傅锡洪引用吉朋的话来激励学生:“每个人接受两种教育,一种来自别人,另一种更重要的来自自己。”他说,我们不能忽视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而且恰恰应该给自己最好的教育。他带领西吉马铃薯调研团获得上海市大学生优秀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荣誉;他作为学长助理团总负责人带领复旦学院助学成长之家300多名同学开展书院楼活动室管理和组织各种志愿实践活动;他还组织哲学学院分团委举办了第十一届Sophia人文节“幸福的朝圣路”。他对自己的这种教育,影响和激励着他的学生。

    “见贤思齐”出自《论语》,这句话几乎成了傅锡洪的口头禅。学生盖亮曾经每天3趟跳光华楼的30层楼梯,现在每天5点钟起来学3小时英语。于是他让盖亮在党建活动中做“我的大学生活精彩片段”的发言,让大家见贤思齐,跟他一样自强不息,奋发上进。一年下来,班级里已有20多位同学做了类似发言,同学们真诚地说,“我们班的党建活动一点都不形式主义,我们的班级一直都很励志!”

    而在傅锡洪自己眼里,要做好党建工作,就一定不能放松对大家在个人生活道路上确立理想信念,富有责任担当的要求。在一次组织内政外交热点问题讨论时,他强调:“我们没有必要应付。一件件事情认真去做,代表我们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代表我们有自己坚守的行事原则。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岂能奢望他在政治立场上表现坚定呢?”

在刚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傅锡洪坦言“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于眼睛,而是难以与这些8990年左右的同学想到一块儿去。”他和学生们在一起探讨难执行的问题,让大家用讲道理的方式沟通。即便是异议,只要学生能够讲出道理,他依旧感到欣慰。正是因为这种平等的交流和无形的感化,他们班在集体活动中总是团结一心、努力上进,学校组织献血时90%的学生主动前往,党建活动有声有色、形式新颖,这不仅仅是辅导员工作的成绩,更是学生在培养和教育中自觉自愿的成长。

    傅锡洪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们,主观上努力开发潜能、突破条件的限制不仅是可能的也是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甚至超越自己的条件,取得更大的成就。文/龚瀛琦

 

 

 

 

发布时间 2011-04-29